鸚鵡熱︱女子常逛公園睇雀高燒入ICU揭感染「鸚鵡熱」 醫生:易誤診致死【附7大症狀】

都市病

發布時間: 2023/11/20 13:38

分享:

分享:

女子常逛公園睇雀高燒入ICU揭感染「鸚鵡熱」,醫生:易誤診致死!【附7大症狀】

「雀友」常逛公園,要小心一種致死率極高的疾病暗藏其中。日前,内地一名女子逛公園睇雀後,出現高燒不退、肺部有大片嚴重感染,被送入ICU搶救,醫生揭其患上「鸚鵡熱肺炎」。

最新影片:

根據内地媒體《九派新聞》報道,河南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近日公佈一宗病例:一名中年女患者高燒39.8℃,並出現頭暈、疲倦、四肢肌肉酸痛等症狀。她因高燒不退準備前往求醫,卻暈倒在家門口,隨即被緊急送入ICU搶救,而這時她病情已告危急,有呼吸衰竭、橫紋肌溶解、休克、多臟器功能受損等問題。據胸部CT顯示,女患者肺部有大片嚴重肺炎,失去接近一半的通氣功能。醫生起初判斷患者可能是非典型病原體,但經肺泡灌洗液NGS檢驗,結果顯示為鸚鵡熱衣原體及金黃色葡萄球菌,確診「鸚鵡熱肺炎」。幸運的是,患者經積極治療,情況好轉,半個月後康復出院。

「鸚鵡熱」易誤診致死

主治醫生高延秋表示,「鸚鵡熱」是一種接觸性傳染病,主要在鸚鵡、鴿、雞等禽類之間感染和互相傳染,感染後的鳥類糞便、血或羽毛等都可能帶有病原體。這種病毒最初是在鸚鵡愛好者中較為多見,因此也叫「鸚鵡熱」。另外,「鸚鵡熱」也能經由呼吸道感染,所以就算沒有主動直接接觸,也有可能「中招」。據了解,患者正是平時經常逛公園睇雀,才導致染病。

高延秋還指出,「鸚鵡熱」病菌沒有明顯季節性,潛伏期為約1至2週,最長可達45天。感染的患者會因症狀多變,僅做常規檢查很難被檢測出來。若醫生沒有懷疑患者有禽鳥接觸史,就容易漏診、誤診;重症感染者或引起多重器官衰竭,死亡率極高。就算被治癒康復,仍有復發機率,需注意預防。

「鸚鵡熱」7大症狀及預防

高延秋醫生提醒,有7種情況出現時,就可能是「中招」徵兆,要儘快求醫檢檢查。另外,綜合本港衛生防護中心資訊,提醒市民學會預防「鸚鵡熱」:

點擊圖片放大
+3
+2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【ET Club會員積分獎賞計劃】用App換獎賞︰https://onelink.to/keyuqm

責任編輯:羅嘉欣